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张岱是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那时圣驾还在洛阳,自然没有什么曲江宴之类的安排,一群同年在新潭船市喝了几顿花酒然后就被张岱带去了河南。
开元十六年虽然回到了长安,但是那一年的省试放榜很早就完成了,当时...
张岱回到协律司时,天已近暮。长安城的暮色染上朱雀大街,金吾卫的铜铃声在街巷间回荡,仿佛提醒着行人,白日的喧嚣已然落幕,夜禁将至。
他推门而入,屋内昏暗,只有一盏孤灯在案上摇曳。他缓缓坐下,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案上那卷《乐书》,心中却仍翻涌着今日宫中之事。
葛延昌被拿下,王毛仲谋反未遂,此事看似尘埃落定,但张岱却隐隐觉得,这不过是朝堂风云中的一场前奏。真正的大戏,或许才刚刚拉开帷幕。
他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唐玄宗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皇帝召他入偏殿,看似宽慰,实则试探。那句“你若用心做事,未必不能有所作为”,听起来似是勉励,却更像是某种暗示。
他不禁想起阿莹临别时的低语:“记住,无论如何,莫要承认那封密信之事。”
如今看来,她早已知晓密信之事,甚至可能比自己知道得更多。她为何要提醒自己?她又在皇帝身边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张岱正思索间,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敲门声。
他心头一紧,起身走到门前,低声问道:“谁?”
门外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张兄,是我。”
张岱认出是云阳,略一迟疑,便打开门。
云阳一身便服,神色凝重地走了进来,反手将门关上。
“张兄,今日之事,恐怕并未结束。”他低声说道。
张岱点头:“我也如此觉得。”
云阳叹了口气,道:“葛延昌虽被拿下,但北门宿卫并未换将,王毛仲的党羽也未被清算。陛下此举,恐怕只是试探。”
张岱目光一沉:“试探?试探谁?”
“试探朝中人心。”云阳缓缓道,“陛下素来多疑,葛延昌权势日盛,他自然不能容忍。但若贸然动手,恐生变故。所以借密信之事,将葛延昌拿下,既震慑群臣,也试探那些与王毛仲有旧之人。”
张岱沉默片刻,道:“你是说,还有人未浮出水面?”
“不止如此。”云阳压低声音,“我听闻,昨日夜间,北门有异动。有人试图调兵,但被葛延昌的副将识破,未能成事。”
张岱心头一震:“还有人想动?”
“不错。”云阳点头,“而且,此人身份不低。”
张岱沉思片刻,道:“你是说,朝中还有王毛仲的余党?”
“不止是余党。”云阳低声道,“恐怕,是更上层的人。”
张岱心头一凛。他忽然意识到,今日之事,恐怕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阴谋,远比他想象的更加深远。
他抬头看向云阳,缓缓道:“你今日为何来此?”
云阳沉默片刻,才道:“我是来提醒你,小心行事。你已被卷入其中,若不谨慎,恐怕会成为下一个葛延昌。”
张岱苦笑:“我早已身不由己。”
云阳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道:“张兄,你若想自保,便需看清局势,择主而侍。”
张岱闻言,心头一震。
“择主而侍?”他喃喃道。
云阳点头:“不错。如今朝堂之上,已非铁板一块。陛下虽仍掌权,但诸皇子之间,暗流涌动。若你不早作打算,恐怕终有一日,会被卷入更大的漩涡。”
张岱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你……已有所属?”
云阳摇头:“我尚未决定。但我知道,你若想在这朝堂之上立足,便不能只做一枚棋子。”
张岱望着案上那盏孤灯,心中思绪万千。
他原以为,自己不过是个小小的协律郎,只求安稳度日便可。然而如今,他已被卷入这场权力之争,无法抽身。
若想活下去,若想掌控自己的命运,他必须做出选择。
他缓缓点头:“我明白了。”
云阳看着他,似乎松了口气:“那我便先告辞了。若有消息,我会再联系你。”
张岱起身送他至门口,目送他消失在暮色之中。
屋内重归寂静,张岱缓缓坐回案前,望着那盏灯,心中却已不再迷茫。
他终于明白,自己不能再做旁观者。
夜色渐深,长安城的钟声响起,宣告夜禁开始。
而在这座繁华的帝都之下,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张岱一夜未眠,思绪翻涌。晨曦初露,他便起身整理衣冠,准备前往协律司。昨夜云阳的一番话仍在耳边回响??“择主而侍”,这四个字如重锤般敲击在他心头。
他虽为协律郎,地位卑微,但如今已被卷入这场朝堂风波,若不早作打算,恐怕终有一日会成为棋局中的弃子。
刚踏出府门,便见一人在巷口等候,正是阿莹县主。她依旧身着道袍,神情却比昨日更显凝重。
“张协律,今日可有安排?”她轻声问道。
张岱拱手道:“回县主,今日协律司例行演练礼乐,属下需前去主持。”
阿莹微微颔首,道:“既是例行演练,那便无妨。不过,我有一言,还请协律郎听好。”
张岱停下脚步,望向她。
“近日朝中风向不明,你切莫轻举妄动。”阿莹语气低沉,“昨日之事虽已平息,但北门宿卫并未彻底换血,王毛仲的旧部仍在暗中活动。你若想自保,便需谨慎行事。”
张岱心中一动,道:“县主可知,陛下是否已有下一步动作?”
阿莹轻轻摇头:“陛下心思深沉,外人难以揣度。不过,我听闻昨日深夜,陛下召见了李林甫,密谈良久。若我所料不差,恐怕朝中将有一场大洗牌。”
张岱闻言,心中顿时警觉。李林甫乃当朝宰相,素以权谋著称,若他已介入此事,那这场风波恐怕远未结束。
“多谢县主提醒。”张岱拱手道,“属下定当谨慎行事。”
阿莹微微一笑,道:“你既明白,便无需多言。记住,无论发生何事,都莫要轻信他人。”
说罢,她转身离去,身影消失在晨雾之中。
张岱望着她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阿莹虽为女子,却在这场朝堂风波中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而自己,恐怕也只能在这场棋局中,步步为营,方能求得一线生机。
他深吸一口气,迈步朝协律司而去。
协律司位于太常寺旁,乃礼乐之官聚集之所。张岱踏入司中,便见众人已在演练《庆善乐》。此曲乃皇帝出游时必奏之曲,虽已演练多日,但仍需反复推敲,以求万无一失。
张岱站在一旁,目光扫过众人,忽然察觉到一丝异样。
一名乐官站在角落,神情紧张,手中握着一卷乐谱,却始终未曾翻动。张岱认得此人,名叫王文远,乃协律司新晋乐官,平日里低调寡言,此刻却显得格外不安。
张岱不动声色地走近,低声问道:“王文远,你今日为何如此紧张?”
王文远一惊,手中乐谱几乎掉落,连忙稳住身形,低声道:“协律郎恕罪,属下只是昨夜未眠,有些疲惫。”
张岱看着他,目光微沉:“你与北门宿卫可有旧交?”
王文远脸色一变,随即摇头:“属下不过一介乐官,怎敢与宿卫有交?”
张岱不再追问,只是淡淡道:“既然如此,便专心演练,莫要分心。”
王文远连连点头,退至一旁,神色却更加紧张。
张岱心中已有几分猜测。此人若无干系,怎会如此紧张?莫非,他竟是王毛仲的旧部,潜伏于协律司之中?
他心中一凛,知道自己必须更加谨慎。若王毛仲的党羽仍在暗中活动,那他这个曾见过密信之人,恐怕早已成为他们的目标。
演练持续至午时,众人用过午膳后,便各自散去。张岱正欲回房整理乐谱,却被一名内官拦住。
“张协律,陛下召你入宫。”内官低声说道。
张岱心头一震,面上却不动声色,拱手道:“遵旨。”
他跟随内官入宫,再次来到那座偏殿。唐玄宗已端坐殿中,神色平静,目光却依旧如炬。
“张协律,朕今日召你前来,是有一事相询。”皇帝缓缓开口。
张岱跪地行礼,道:“臣愿为陛下效命。”
唐玄宗微微颔首,道:“朕听闻,协律司中,近日有人行踪可疑,你可有察觉?”
张岱心中一凛,知道皇帝已有所察觉,便恭敬答道:“回陛下,臣确有察觉。协律司中,有一名乐官,名唤王文远,近日神色紧张,似有隐情。”
唐玄宗眼中闪过一丝异色,道:“哦?你可曾查证?”
张岱摇头:“臣尚未查证,但已留心此人。”
唐玄宗沉吟片刻,道:“你做得很好。朕已查明,此人确系王毛仲旧部,潜伏于协律司,意图刺探宫中消息。你既已察觉,便由你亲自处置。”
张岱心头一震,连忙叩首:“臣遵旨。”
他虽为协律郎,但皇帝竟将如此重任交予他,显然是对他已有几分信任。然而,他也明白,这既是信任,也是试探。
他必须谨慎行事,否则,稍有不慎,便会落入陷阱。
唐玄宗摆了摆手,道:“你去吧。记住,此事不可声张。”
张岱再次叩首,随后缓缓退出殿外。
走出偏殿,他抬头望天,只见暮色渐沉,长安城的钟声再次响起,宣告夜禁将至。
他心中却已明白,今晚,将有一场暗战悄然展开。
他回到协律司,命人将王文远唤来,假意说道:“陛下近日欲听新曲,命我挑选乐官入宫排练。你若有意,可随我一同前往。”
王文远闻言,神色一喜,随即又露出几分犹豫。
张岱不动声色地看着他,等待他的回应。
片刻后,王文远终于点头:“属下愿随协律郎入宫。”
张岱微微一笑,道:“那便随我来吧。”
他带着王文远穿过协律司后的小径,进入一处偏僻的院落。此处乃协律司存放旧乐谱之所,平日鲜有人至。
王文远四下张望,神色越发紧张。
张岱缓缓转身,凝视着他,道:“王文远,你可知罪?”
王文远脸色骤变,猛地后退一步,低声道:“协律郎,你这是何意?”
张岱淡淡道:“陛下已查明,你乃王毛仲旧部,潜伏于协律司,意图刺探宫中消息。你若坦白,尚可求得一线生机。”
王文远眼中闪过一丝惊惶,随即怒道:“你有何证据?”
张岱缓缓取出一封密信,道:“此信乃王毛仲亲笔所书,你若否认,便请解释为何你手中亦有相同字迹的乐谱。”
王文远脸色瞬间惨白,手中乐谱跌落于地。
张岱看着他,缓缓道:“你若愿配合,或许还可保全性命。否则,便只能与葛延昌一般下场。”
王文远沉默良久,终于颓然跪地,低声道:“我……我愿招供。”
张岱微微颔首,示意身旁早已埋伏的禁军上前,将王文远押下。
他知道,这一夜,他已迈出关键一步。而这场朝堂之争,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