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意识到对面是坏蛋,小和尚的念头一下通达,他学着师父的样子双手合十,一跃而起,闪电般追到了林子里去。
痛彻心扉的惨叫声短促地响起,锐物破空般的声响中,几个圆鼓鼓的东西从小和尚消失的方向飞来,那赫然是青鹿神宫弟子们的头颅,年轻的头颅砸碎在地,血肉模糊。
小和尚凌空跃回时,双手拎酒坛般提着两颗头,他咧嘴一笑,牙齿咬着根辫子,辫子下端垂着惨白的人头。
哪怕是向来冷静的李火元也皱紧眉头,露出如临大敌的神态。
周青更是吓的面色惊骇。
而费天玄和林靖易则紧皱眉头。
费天玄小声说道:“此和尚不善。”
林靖易点点头。
杨语嫣平静地目睹了这场死亡,怀抱玉如意的手未有一丝颤抖:“交给我,你们暂时不要出手。”
李火元歪歪头。
这个两个和尚如此邪性,她尽然要单独面对?
这是将双头妖僧的仇恨,延伸到这两个和尚了?
此时的杨语嫣迎上了大和尚缓缓转来的视线,说:“我不逃。”
小和尚满意她的态度,对师父说:“看来这位女施主是好人了。”
“未必。”
大和尚摇头,教导道:“分辨善恶是非是门很深的学问,哪有你想得这么简单。”
小和尚眼对师父更加敬仰:“师父真是善哉!这为人处世之道,弟子要学的,真是多哩。”
此时的大和尚看向杨语嫣,双手合十:“女施主是否需要我的帮助?”
杨语嫣扬起下巴:“你可知自己已经入魔?”
大和尚笑道:“佛就是佛,与魔,与善无关。”
“那你今天走不了了。”杨语嫣语气平和,彷佛说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斩妖除魔,是我辈修士的使命,还望高僧成全。”
她的话虽然平静,但蕴含着无限杀机和血腥。
让大和尚的死亡成全她的斩妖除魔。
费天玄和林靖易敢不敢说出这种话,李火元无法猜测。
但他和周青是不敢的。
这属于半场开香槟。
李火元很是忌讳。
“看来女施主执意要与贫僧为敌。”大和尚盯着杨语嫣说道。
“你说的浅了。”杨语嫣说。
“为何?”和尚问。
“我为敌者为天下之恶,从不拘于一人。”杨语嫣柔声道。
“女施主说的不错。”
和尚点头称赞,又叹气道:“施主是有慧根的,可惜被浊世蒙蔽,弄错了善恶。须知人在世上,犹如沦溺孽海,各有立场,各有偏执,仇恨或有隐情,情谊各藏算计,大多数事都难有正邪之分,故有‘清官难断家务事’的说法,但我觉得这说法并不准确。”
“哪里不准确?”杨语嫣问。
和尚继续道:“世上没有辨不清楚的道理,也不会有断不明白的事,清官难断,终究是清官居于浊世,受五阴魔所扰,业障蒙心,无法窥其全貌,若我们皈依一位无所不知的至善清官,还会断不清所谓的‘家务事’么?”
“这位清官是便是佛么?”杨语嫣问。
“无量慈悲离去佛。”和尚说。
“小女孤陋寡闻,不知哪本佛经记载了此佛。”杨语嫣说。
“贫僧不曾读过佛经。”和尚说。
“没读过佛经又如何做得成和尚呢。”杨语嫣摇头。
“此言差矣。”
和尚一本正经地说道:“佛经是给资质愚钝的俗僧看的,他们不懂什么是佛,所以要通过经书来认识佛,但这终究是落了下乘,当然,佛经上那些吹嘘得天花乱坠的佛也落了下乘,他们的作用只是给佛徒以信仰,诳惑他们度过昏碌的一生,真正的佛无量无限,不载文字,我虽称其为‘无量慈悲离去佛’,但这也决计不是他的真名,那是无人知晓也不可知晓的。”
“那你又怎么知道他存在呢?”杨语嫣问。
“因为真佛是慈悲的,他希望我等看见,于是我们便不得不看见。”
和尚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决定给杨语嫣讲一个故事:“三年前庙里一个经常清扫烛台的小和尚得病死了,我给他下葬归来,看到他常常打扫的佛台上,佛祖金像正暗自垂泪,我心生灵犀,便在佛像蒲团前打坐,那一次打坐,是我第一次见到真佛。
我站在一座结冰的大湖上,湖泊无边无际看不见堤岸,冰面光滑得像是抛光的镜子,我低下头,清晰了看见了镜中的自己,那是一个俊秀美丽的青年,他和我没有一点相似之处,但我确信他就是我。
他没有眼白和瞳仁,眼睛光滑如镜,他的眼里倒映着一个污浊的世界里——我身处的世界。我看到了滔天的秽物和涌如峰峦的脓液,但我身处其中时,又如孩子般一无所知。
他穿着洁白的僧衣,悲苦地注视着我,对我伸出了手。他想拯救我,他想将我从这个污秽的世界中拯救去。那是我,成佛后的我,这是佛祖的宏愿与意志,我深信不疑,今年三月,佛祖如期降临大招南院,我的许多师兄师弟都去往了极乐,而我却不能前往。”
李火元听到这里,顿时一愣。
入魔就是入魔,非要说成是佛主降临,好一个强词夺理。
不过,李火元不打算说话,这里还没有他说话的份。
跟着吃瓜看戏就行。
“师父早早见到了佛祖,为何却去不得极乐呢?这可不公平。”小和尚忿忿不平。
和尚沉默片刻,再开口时,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不为佛祖扫清尘世污秽,我又怎能配位佛祖身旁?女施主,我愿意和你说这么多,是因为你是有真慧根的聪明人,而不是青鹿宫那几个榆木疙瘩,我不求你和我拥有一样的信仰,但我希望你不要挡在路上。”
杨语嫣不为所动,她说:“四神宫绝学精妙,杨语嫣年少时便有所领略,大招院藏经如海,更在四神宫之上,能领教大招院的武功,是杨语嫣之幸。”
她说这话时,发幕静垂,衣袂亦是静垂,从苏真的角度望去,将杨语嫣衬得更美,那并非身段曲线之美,更似一种对美的幻觉,须臾便会因惊醒而拂散。
拂散她的风很快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