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虽然左悉作为『玩家』的实力和白沙相仿,但是林御明白,论不可控性的话,肯定是左悉的记忆和灵魂碎屑更加「麻烦」。
毕竟,林御见证过,林诏3%的灵魂在灰域,就已经能够暗中对抗中央机关丶对中央机关的命令阳奉阴违丶联合陆晓把自己联合送进镜世界。
虽然没有做到直接反抗中央机关,但在林御看来,也已经够离谱的了。
如今轮到自己扮演圈养他人灵魂碎片的角色,林御也不得不提防这种事情发生。
虽然自己获得的这些灵魂碎屑甚至都没有千分之一丶属于是可以「自愈」的损耗,都不算是「切割」了下来,比起林诏的灵魂要微小的多。
再加上林诏是用特殊方法才让3%的灵魂也拥有自我意志,这种技术听起来就很独家丶不像是谁都能掌握的。
但是林御也是有自知之明的——这几人的灵魂不是3%的林诏丶但是他也不是中央机关。
他必须提防一下。
毕竟,班杜拉只是希望自己遭遇更多挫折快速变强丶白沙只把自己看作行走的大额赏单,千幻甚至算是友善单位。
可左悉丶氟西汀都不一样。
这两个家伙对自己太「好奇」了!
而且她们两个也确实聪慧。
所以林御必须提防……万一她们这一点点灵魂之中那并不完整的自我意识,残存着什麽陷阱怎麽办?
哪怕在她们分离灵魂和记忆的那一刻,觉得是在给「邪神」献上祭品……
但林御能知晓当时他们的状态。
班杜拉和千幻分离记忆与灵魂的时候,有些「断尾求生」的意味。
而白沙则是抱有一些希望从邪神这里捞些好处的期待。
左悉就不一样了,这家伙似乎只是被吵得……不耐烦了。
但是相较于氟西汀,左悉的态度在林御看来多少还「安全」一点。
因为氟西汀对这个未知的「邪神」,也展现出了十足的好奇!
「总之……接下来这两个家伙的记忆,要格外小心了。」
而林御进入到左悉的记忆之中,也马上感受到了【远古笔记】的反馈。
这位『作家』小姐的记忆,比其他人的要完整得多。
她这段记忆所蕴含的信息量,几乎是班杜拉丶千幻丶白沙的总和。
林御收到的记忆并不是他们主动选择的。
这就意味着……
「这家伙的记性比其他人是更好的。」
他也明显能感受到,此刻左悉记忆中的场景,要更加鲜活。
这是一个校园之内的场景,光是范围就比其他人的要大很多。
走在路上的学生,也有着不输给林御用记忆重构的溳都终须的那些学生的鲜活度。
这种数量的「鲜活路人」,是其他人的记忆之中所没有的。
而且……
其他人的记忆林御一进去,就能感受到某种「氛围」。
千幻的温馨丶班杜拉的压抑丶白沙的喜悦混杂着无奈。
但是,此刻已经置身于左悉的记忆里,林御却感受不到左悉记忆的「基调氛围」。
就好像……
左悉的这一段记忆是如实的丶客观的储存在她的脑海里的一般。
记忆是主观的丶必然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人的脑子里是很难没有偏见地储存一段记忆的。
只有林御自己在观察他人丶作为自己「表演素材」的相关记忆有这种特性。
但是左悉并不是演员,她很明显不需要表演。
而且,这段记忆应该也不是她观察到的丶而是她自己的亲身经历。
不过考虑到左悉的职业是作家丶而且是畅销书作家,林御隐隐有所感觉。
「难道,这家伙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当做了写作素材吗?」
带着这样的揣测,林御很快就找到了左悉所在。
……
放学后到晚自习前的时间。
蓉城蜀大附属中学的高一六班今日下午最后一堂课是从不拖堂的地理,放学铃声一响起丶学生们就陆陆续续地离开了教学楼。
或是去食堂丶或是回家吃饭丶或是去小卖部丶或是去社团活动丶或是去打球——总之,各有各的去处。
十分钟之内,整个教室就变得空荡荡的了,只剩下了左悉一人。
第二学期已经快要结束了,左悉依然没有交到朋友。
甚至连同班同学在路上碰到了,都不会打一个招呼——在这个班级丶这个学校里,她好像是透明的背景板一般。
不过,这对左悉来说倒是早就无所谓了。
「总比初中的时候要好。」
左悉想道。
她不打算去吃晚饭,学校食堂并不美味丶校外的小吃街又不健康。
今天摄入的热量已经足够,更何况时间宝贵,左悉现在更想要去摄入一些「精神食粮」。
她从抽屉里拿出这个月文学社新印出来的月刊样本。
蜀大附中虽然是重点中学丶教学任务自然抓得很重,但却并不是一所只有无休止高压的学校。
相反,这所中学作为全市乃至全省最出名的模范学校,素质教育开展十分到位,运动会丶节日晚会丶社团活动都是很丰富的。
除了高三下学期冲刺高考的学生不会参与这些活动,其他的学生都是能在学习之馀丶享受一些多姿多彩的校园活动的。
即使是左悉,也加入了文学社。
不过,她加入文学社也并不是为了享受校园生活。
准确地说,左悉加入文学的动机只有一个。
她翻开了月刊样本,跳过那些无病呻吟的青春小说丶故弄玄虚的散文丶咬文嚼字卖弄辞藻的古诗丶不可燃垃圾一般的现代诗,找到了中间一篇作者署名为「孟秧」的短篇小说,第一时间阅读了起来。
这篇文章和月刊上其他的家伙写出的文章完全不同,文章的深度和词句的简练有力,无不透露出了写作者并不像是其他人那样,把文学当作一种儿戏。
左悉虽然没有尝试过创作丶在文学社也只是做审阅工作,但是她相信自己的鉴赏水平。
虽然这部作品比起真正的「文学经典」还有不足,比如遣词造句上有时太过翻译腔丶大概是作者读了太多外国文学作品被腌入味了;还有就是思想深度确实不够深刻,有时候还能看出一些学生气的稚嫩,没有文学作品应有的厚重。
但是……左悉知道,这毕竟是同校的丶仅比自己大一岁的学姐的作品。
十七岁的高中生能写出这种东西,在左悉看来丶完全可以称之为「文学天才」。
这也就是为什麽左悉加入文学社的原因。
她对这位学姐,实在是太好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