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百二十章家(第1/2页)
因为店里并没有其他客人,饭食上得很快,三人在船上历经磨难的胃口至此也完全打开。虽说此时的午时,人们只是安静坐下的话,已经不大见汗了的,只一顿饱餐后,三人都是大汗淋漓的。待他们用完餐,正是来客的高峰,三人结账出店的时候,门口停了好几辆待租的马车,三人见此都是一笑。亨亚日心下想道:看来让我们在此歇息用餐是天意如此,只这能算是无心插柳吗?用完餐后,竟似是一切都开始顺利起来,歇也歇过,餐也用罢,肚里有货,也正是归家的好时候,早前总是寻不到的马车,现在已是唾手可得了。
两位长辈自然也都不多余去理会亨亚日的感慨,寻了个合眼缘的马车,一番询问过后,三人就上了车。说明目的地后,车夫一拉缰绳,马车向永兴里而去。
马车一路畅行。午时也多是人们归家用餐休息的时候,按说正式行人较多的时候,只港口方向稍嫌僻静,人口不丰,所以路上的行人并不多,而那些热闹的地方,当马车行至时,又正好是大家餐时,谁没事去马路上瞎晃悠呢?于是马车的速度比往常要快了不少。
午后还不到三时,马车就把三人送到永兴里的门洞前。三人下了车,谢明宇结清车资,大家一起往家行去。路过门洞的时候,里面有些妇女正在边做着活计边聊天,这种情形好像成了本处的固定一景。亨亚日往昔的熟悉感顿时又回来了,这下是真真切切的感到,确实是回到永兴里来了。大人们只是点头示意,间或有人问候说“回来了”的语句。葛自澹也并不多搭话,一边点头示意,一边前行,口中回道:“回来了,回来了。”众人也不以为意,大家以前也都是如此相处。
刚穿过门洞,就见沈阿生迎了上来。他先从谢明宇身上接过行包,一边同行,一边陪着说话。亨亚日只听得他说道:“葛先生,杨爷七月中就走了的,他临走前交代过,让我时时过来看看你们什么时候回,可有什么需要的,还给你留了封信。另外还有些东西,稍后我给你送过来。”
葛自澹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沈阿生忽然转头向着亨亚日说道:“亨少爷,昨日顾少爷来过找你,没找到就回了,前些日子也来过一趟,自然也是见你没回,就自己走了。”
亨亚日不想这中间居然还有自己的事,同时对顾子敦居然来找了自己两回,心里也是感动。不过有人愿意帮忙递话,明显是有着好意的,这自然也是要表示感谢才好的,于是他说道:“如此多谢你了,沈叔。”
沈阿生赶忙回道:“亨少爷,当不得的,当不得的。”
他说什么也不肯认这个大侄子,亨亚日自然也不会继续纠缠不清,就此放过罢了。
沈阿生一直帮谢明宇把行包拎进屋,就告辞离开了。上楼前,葛自澹吩咐亨亚日直接上楼回屋去就好,不必再专程到他房里去,亨亚日自是答应。在上到二楼的时候,亨亚日和葛自澹、谢明宇招呼过,就准备上楼,不过临分开前,被谢明宇叫住。谢明宇把他最常用的小包拿出交给他,亨亚日这次醒悟,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然后就上楼去了。
亨亚日推开房门,进到屋里后,先立在门口,左右打量了回自己这安身之所,倍感亲切。在这里,自己可以放纵着自己的性子来行事,喜怒哀乐也尽可由得自己,是自己可以放空心思,无忧无思之地,这世上还能有比这更好的地方吗?
屋里收拾的很干净,窗也大开,书桌和座椅、床铺干净整洁,屋内的物事也归置得整整齐齐,燥而不潮,更没什么霉酸的味道,亨亚日也是见之心喜,这便是自己的安心处。亨亚日把小包放到书桌上,先抽出座椅坐定,从里面把书、笔记本、和墨水笔都一一抽出,在桌面上放好,然后揉了揉把脸。想了想,亨亚日又起身往准备拿起水盆往楼下去,只他发现脸盘里是水是现成的,水质清亮,水面啊并没有漂浮什么杂物。想必是今日新打的水,晾架上毛巾干净且柔顺,于是亨亚日就着脸盘先洗了把脸。亨亚日洗过脸后,感觉人精神好了很多,只是仅仅这样还是感觉差了些意思,最好是好好洗浴一下,自己才好一身轻松的或坐或躺了。只是一时有些难为了,衣服呀这类物事都在谢明宇那里,自己还极少动手操持过自身的行头问题,穿什么衣物也是选择困难,而且他现在也并不适合去打搅谢明宇。谢明宇应该还在忙于收拾这一趟旅程下来行装,不是适宜被这些杂事干扰的时候。想了想,亨亚日终是又坐回了座椅,打开了快要读完的晋书又开始啃了起来。
晋书全书的字数不多,专心读起来的话,也就是一天的功夫就可以读完了的,只是亨亚日也不知是不是和它格外有缘还是怎的,又加上在这不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出现的风流人物并不稍少,亨亚日用的时间竟然翻了倍,读得格外的认真。帝王不说,王谢一般的将相名流也自不言,还有所谓书圣的王氏不提,这其中另外不但有许许多多的其他男士风流,同时巾帼亦是不让须眉,女性也在这同时期的历史舞台上的各个领域里亦能独当一面,并不稍逊。这些个男男女女各类人物和事迹在这段不长的历史上都有着这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使得亨亚日很是讶异,于是读的也格外认真、细致,只是因为一些差异性,其故事和那些激荡人心的可以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相差甚远,所以才显得慢了很多,不过也是将将就要读完之时。
不知不觉中,整本书读完,该当是下一本开卷有益之时,然则那书却在行包之中,亨亚日暂时无接续之书可读。于是亨亚日起身离了书桌,在屋里开始活动身体,只正在伸胳膊耸肩之时,恰好听得门外传来有人登楼的脚步声。亨亚日知道这是有人上楼来了,而且多半是谢明宇,于是收了架势,从房内探出头去,果然见谢明宇拎着包上楼而来。
亨亚日赶紧打开大门,把谢明宇迎了进来。谢明宇对亨亚日居然没在读书也是新奇,待得进到屋里,见那倒翻过来的薄薄书页也是明白,就当先把亨亚日所有的书本都从包里拿出来,然后又拿出了两套衣服放在亨亚日的床上。这些处理完,他也不要亨亚日帮手,把在旅行途中购得的人偶、团扇、贝雕和剪纸等等一些物事也全给放在亨亚日的书桌上,让亨亚日接下来自己收拣好,不过这些物事瞬时书桌上填得满满当当的。这些东西方好后,谢明宇又拎着包到衣柜旁边,把里面干净的衣服鞋袜又分类放到衣柜的各个格子里。把这些都做完后,他说道:“那些,你慢慢收吧。”亨亚日点了点头。
谢明宇并没有在亨亚日房间里多做停留,说完话后,就拎着空下来的行包自己就下楼去了。
正好前本书已读完,亨亚日正好也有时间来摆弄这些东西,先把桌面上的这些物事分了分类放入书桌的抽屉里,准备待会儿再细分,又把各个书本一一检视了一遍,然后把史书在自己的书架一一上架归位,剩余的就是当初那河野正雄送给他以及在江户时得的教课书和一本小说和一本诗集了。这些都是和那语的,小说和诗歌不是当前之急需,亨亚日想了想,就收拣进了书桌抽屉的最深处。三年级的各科教课书已经读完,可以另外收藏起来,日后想必也不大会有再看的时候,四年级的倒是可以参照现在的课本一起读,是可以留在手边待得有时间的话再翻一翻,看一看;和那语、离高语通识读本想来多半也可以压在箱底里了。这些都做完后,亨亚日打开抽屉,从那些人偶中挑拣了几件憨态的,准备明日上学时送给顾子敦;这团扇也可以考虑送给他,只是一时不大好拿,就暂罢。可以待他哪天过来家里时,问他是否喜欢,到时再决定送与否;贝雕和剪纸也分了些给他,另外自己也留了一些。好歹这些都是自己曾经走过的痕迹,多少也有几分的纪念意义,再说日后同样可以用来当做礼物的,在有需要的时候送给其他有缘人,应该也是挺好的。就这么挑挑拣拣的,其中不免想到不少的人和事,心里既有欣喜,也有惆怅,真真是费了好一番心思和工夫,亨亚日终于是把书桌面上的东西都分好了归处。
做完这些,亨亚日长出了口气,在椅子上坐定。只是未久,他又想到明日就要开学了,乘着天亮,应该先把学校里要用到的东西收拾一下才好,而且也应该顺便再把要送给顾子敦的东西一并收起来,免得一时给忽略了。想到就做,于是亨亚日就开始收拾起自己的书包来。需要带去的物事并不多,除了早得的书本和笔墨文具外,就只是那一沓的学校餐票,看到它,亨亚日不自觉的笑了一下,真是久违了呢。在收拣礼物的时候,亨亚日想着,小胖子应该喜欢吧,或许吃食会更好一些,只那实在是不方便存放的,有这些东西给他,也该能让他乐呵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二十章家(第2/2页)
都收拾停当后,亨亚日又书架里把接续的史书抽出,放在自己以及空下来的桌面上,又拍了拍手,这下算是都准备妥当,自己差不多可以安心读书了。当亨亚日把目光投向床上时,发现在那两套衣服中,其中的一套正是当初为了躲避胡子化妆打扮而临时购置的衣服,不过穿在身上倒是方便、利索还自在。亨亚日自然了然谢明宇这么安排的用意之所在,想了想,拿起那套衣服,带着洗浴用品下楼洗浴去了。
洗浴真是一个奇怪的事情。不洗的时候往往还不觉得,总以为自己目前的状况还不错,然洗浴之后,人的想法就会有一定的变化,不单单是身体上,精神甚至灵魂都经过了净化一般,脱胎换骨,犹如新生。通体舒坦,再穿上舒适的衣物,好整以暇的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说是一种享受来,大抵也是不差的。亨亚日洗完后,上得楼来,再次在书桌前坐定,捧起书本来读的时候,内心充满了舒适和喜悦。
现时的天气显然较早些日子舒适得多,气温下降明显,坐那里不多动的话,就显不出早前的那份炎热来。直到谢明宇上楼叫他下楼用餐时,亨亚日这才透过窗外低垂的落日发觉,时间在这不知不觉中又过去了。或许因为身心和谐的原因,这书虽多少有些无趣,但也读得忘我。
二人相携下楼。亨亚日先去净了净手,才回到餐桌旁时,发现除了葛自澹和谢明宇外,沈家阿爹和阿婆也在座,亨亚日也赶忙向两位老人家行礼。沈阿爹见亨亚日的装扮,先是一愣,继而招呼亨亚日赶紧坐下。待亨亚日坐定之后,沈阿爹才对葛自澹说道:“原本我们也是不好打扰你们的,只是你们这才刚自远道而归,盛情难却,这回就借着你们的吃食,给你们接风洗尘。明日里,我让老婆子也准备点拿手的,让你们也尝尝。”
葛自澹代表三人谢过沈家二位长者的好意,只说回来时太过仓促,却不及准备,太过简陋,亦要长者见谅。双方互让了一回后,在葛自澹的带领下,大家也算是开怀饱餐了一顿。
晚餐仍然是诸葛青所为,只是午后市场上的菜蔬很少,在发觉葛自澹三人回家之后,好多东西都来不及准备,在征得葛自澹同意后,就简单采买了些,所以做得很简单,多也只是时令的菜色,并没有多少鱼肉这些荤食,不过买了一些熟食回来,又再次进行了加工调味后,如此就着米饭、米汤,大家吃得也是格外的开胃。亨亚日发觉,不管这菜色如何的简单,只是可口开胃的很,又还大多都是家常菜,这下胃口终于回到了身体,真是身心俱爽。
晚餐之后,三人依然走出门来,走到那乡间大路上。其时尚有太阳的余韵映照着大地,三人穿过门洞的时候,一些在门洞里歇息聊天的人见得三人回来,也是议论纷纷。在见到亨亚日的这一身打扮的时候,都是惊异的很。原本在他们眼中俊俏、斯文、挺拔、体面的少年,竟然还有今日所见的一面,不过,别人这么穿着,怎么看怎么觉得风度依然不减,并不比过往失色多少,看来实在是人物出色,其它的那些都只是点缀而已,一时也是赞叹声声。这短短的一段路,竟然有一些风言风语的传入亨亚日的耳中来,也不由使得他面红耳赤,只看看先生和明宇叔不为所动,赶紧走快几步跟上步伐,快速的就让它过去了。
散步的时候,葛自澹对亨亚日说道:“你明日里就要去学校上学了,我也没什么其它多余好交代的,主要就是收心。这整个暑期我们都在外面行走,日子的节奏和规律明显不一样,每日的所思所想甚至是所作所为都可以千变万化的,自由自在的,也没什么规则可言,学校自是不同。这一下子的转变,却没有多少时间给你去调整,你自己争取调整好状态,另外也莫要小视这个问题。守规矩,搞好学习,集中思想和注意力,静下心来把当前所要做和正在做的事都做好,其它的,我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亨亚日规规矩矩的答道:“我都记下了,先生。”
散步持续了接近一个小时,天色渐暗的时候,三人回转上了楼。葛自澹仍然是让亨亚日上楼自去,不必到自己房中来了,亨亚日自是依言告辞。
一旦回了自己的心安处,亨亚日心没来由的似是放松了不少。坐在座椅上,一时也并没有急着读书或是把今日的日志记下,像是有点走神,只想着自己的那点心思。家,真是奇怪的很,一直在家的时候是很难体会在家里的各种好来。上次离开德安府老家来余斛,这次暑期离开余斛到和那国、离高、青州,这一路行来,两种历程,心境虽稍有不同,但也都能使自己发现家的难能可贵之处,更尤其是这次回到余斛这严格说来算不上真正意义家的地方,自己心境的安定、踏实真是不可为外人言道。出门在外做旅人的时候,他乡的山水人物,不时的勾起自己对家和家乡的无尽回味,东奔西跑、漂泊无定,犹思家中岁月;每每遇到世事动荡、时局不安之时,更是会想自身犹如一颗随风而去的浮萍,虽到处都可容身,但总找不到一块可以慰藉心灵之所。难怪这许多年来,文人们传唱度最高的往往是思乡念家的文章,心安之处是吾乡。只是心安难觅,世上能让人心安的地方并不多有,身在异乡,虽锦衣玉食,但想想家乡的父母亲人可有安好,身体是否康健,兄弟、姊妹是否恭孝,子侄是贤还是不肖,天寒是否添衣,夜深是否安歇,胃口好不好,心里是否安逸,有没有和睦邻里……一想到这许多,尚能说出心安之处是吾乡的那些,在此世上又有几人能够呢?
放纵了自己的些许心思,只随着晚风从窗外吹过,亨亚日猛的一个激灵,这才醒悟,此时当不是自己这般胡思这些的时候。话说父母亲人纵有千般不舍,终是让自己随着先生出来了,他们对自己的期盼只有通过自己的千般努力才好回报万一,想那些有的没的不但无益,反是有害了,或许让自己心安的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达成心志,抱负得展,然后泽庇家人。或只得如此才算回报父母亲人之万一,也或才好心安,却不好学那拈酸文人伤春悲秋的荒废这大好时光。想到这里,提振精神,先顺着这个思路把今日笔记记完,随即撂开,捧起书桌上已经打开的书页,继续朝那史书大业中进发。只心里还隐隐的怪道:难怪史上那么多有大成就者往往极少做这小儿女情态,看来家也有弱化一个意志不那么坚定之人心志的作用,不是温柔乡,而是安乐窝,从而作为逃避世情的借口。这些人或悦人悦己尚可,但远不能用抱负远大来形容了,看来这史还有坚人心志之功效,也幸亏这史不是由纯文人所做。
读书一直读到晚上十点多,亨亚日看到时间后,心内知道,这却是该当上床休息的时候了。他有些不舍的闭上书本,虽然困意还不够强,心里也还有些史书余韵在激荡,但强迫着自己务必躺上床才行。先生散步时的话,言犹在耳,没得说自己还不能很好的把身心为明日的求学做好准备,明日里自己也务必有一个好的精神面貌出现在校园里才好。谁承想,原本以为的困意不足,躺在床上后,居然想着、想着的,亨亚日不知不觉间竟然睡得熟了,看来身体还是很诚实的。
只是他的睡眠质量不高,一直在做梦,更是在天还未亮之时,亨亚日就已从梦中醒来,然后就再也睡不着了。看天色尚暗,自己却没了睡意,亨亚日摸索的点上灯,看了看时间,凌晨五点刚过,起来嫌稍早,躺在床上也是时间空置,于是就起身洗了把脸,就着灯光再次读起史来。
读史中,天色渐渐亮了起来,亨亚日只读了一气,见天色已然大亮,于是就斜线看看时间,也才是六点刚过。于是亨亚日熄了灯,起身离了书桌,下楼跑步去了,只今日却比往常要稍早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