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现在,他还是负责战俘营,耳边回荡着俘虏们唱歌跳舞的声音。
看起来挺热闹,打仗就不一样了。
吐出一颗荔枝干的核,张三笑着问对面的俘虏:“你们是怎么过年的?”
这个俘虏叫巴雅尔,意思是“幸福”。按理说,他的祖先应该有过风光的时候,后来家道中落,成了奴仆,加入了联军。
听到问题,巴雅尔用不太流利的官话回答:“祭祖、祭火、杀羊,一家人一起吃饭。”
巴雅尔看着火堆,说到“家人”时,眼神有些暗淡。
不用想也知道,他被俘之后,家里人肯定已经被别人分了,无论男女。
“那差不多吧。”
张三咧嘴笑了笑,接着问:“你们守岁吗?”
“我们不叫守岁,叫‘熬年’。”
巴雅尔摇摇头,苦笑着说。
“熬年?听起来真难听,好像跟受苦一样。”
张三摇了摇头,不太明白。
“我们信奉火神,也拜佛祖,佛说轮回,人生就是苦难。”
巴雅尔低声说道。
旁边的神武卫听了,摇摇头说:“我听说,你们佛祖的法器是用人骨头做的?”
大家顿时感到一阵寒意。
“他们说,这是提醒我们记住生死无常,督促我们不要浪费时间,不要偷懒。”
巴雅尔皱着眉头解释道。
“给他们干活?”
张三瞪大了眼睛,一脸困惑。
巴雅尔听了,看了张三一眼,觉得他说得对,自己怎么就没想过这层意思呢。
“应该是这样,这辈子吃苦,来世就能享福。”
巴雅尔继续解释。
“不愧是佛教,说得头头是道。”
张三往火堆里扔了一把柴,火星四溅,接着说:“我们努力,就是为了过好日子,实在不行,也要让后代过得好。你们这种今生受苦,就不考虑子孙后代吗?”
其他神武卫也点头赞同张三的话,纷纷用疑惑的眼神看着巴雅尔。
巴雅尔摇了摇头说:“只要吃的苦能积德。”
“积德就是让他们当牛做马干活?”张三撇了撇嘴,觉得这话太荒谬了,接着说:“我们不一样,我们拼命干活,多攒点钱,或者立点战功,让子孙后代沾光,这才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
“我也想不通。”巴雅尔用力搓了搓脸。
在俘虏的日子久了,他越来越不明白,以前自己怎么会那么心甘情愿地当个狗。
巴雅尔只是一个例子,几乎所有的俘虏都是这个样子。
“大过年的,怎么越说越不对劲了。”
张三抬头望着月亮,揉了揉眼睛,打了个哈欠,说:“你会唱歌吗?要不要来一段?”
“会一点点。”巴雅尔说完,大家都等着他唱。
低沉的声音好像不是从巴雅尔嘴里发出的。他轻声哼唱起来,旁边的俘虏也开始跟着唱。
渐渐地,那些唱歌跳舞的俘虏都停了下来,有的站着,有的坐着,对着火堆发呆。
草原上的歌声低沉有力,却带着悲伤的情绪。
音调不断变化,变成粗重的气泡音,猛烈地冲出来,像是万马奔腾,黑夜仿佛变成了白天,无边无际的草原,河水在月光下闪闪发光。
一个个俘虏的声音相互呼应,神武卫的人也不忍心拍手打断这动人的歌声。
深夜的京营,似乎还回荡着那奇妙的旋律,但月亮落下了,太阳升起来了。
天命元年,正月初一,元旦。
永乐其实是方腊的年号,而朱祁镇复位后的天顺,则是元朝天顺帝的年号。
这些是借鉴历史的,但朱祁钰不同,天命,那是未来的年号。
改年号的事情,朝廷已经办好了,剩下的只是过完年宣布一下就行。
因为没有大朝会,朱祁钰直接宣布罢朝。
和历史上一样,那时候是因为所谓的太上皇在北方,景帝不方便搞大规模的朝会。
而朱祁钰是被章文骗了一次。
不过朱祁钰并不在意,大朝会有什么好看的?
,是从大禹会盟、周武王开始,后来演变成一种军事检阅的仪式。
后来变成了威慑敌人的手段。
朱元璋颁布了《教练军士律》,规定大明朝每年年终都要检阅一次,三年一次叫“小阅”,叫“大阅”。
但实际执行得怎么样,还得看皇帝的心情。
上次大阅是在去年,朱祁镇亲自出征的时候,再往前,就是宣德年间的事了。
其实大阅的规模都不大,也不像后世那样穿着整齐走。
司设监在将台上搭起了帐篷,总兵、协戎政大臣以及巡视科道的官员带着将士们提前整顿好校场。等皇帝看完步兵和骑兵的队列演练之后,总协戎政官以下的官员,还有听射公、侯、驸马、伯、锦衣卫等人,才开始进行实际的射箭表演。
骑兵每人射三支箭,步兵射六支,射中靶心就击鼓表示,由专门的官员记录成绩。
关于传说中的永乐大阅,朱祁钰并不知道。
可是,永乐大帝能做的事,天命大帝就不能做吗?
各国使节在大明都有常驻人员,俘虏们进入塞北、京营部分人前往辽东之前,大阅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朱祁钰早就开始准备,让兵部牵头,五军都督府配合,搞一场大规模的。
训练九边的军队干什么?不用,直接从京城出发,直接上战场!
正因为这样,朱祁钰才不在意有没有办大朝会,现在,他只想好好过个年。
从杭惠茹的暖房出来,王府相对安静一些。
如果是以前,京城肯定热闹非凡,空气中还会有的味道。
现在不用处理火灾,兵马司的水龙车也没出动,一切都平静得很。
守夜的孩子起得晚,大人们已经开始忙活,贴春联、挂灯笼、烧香拜佛。
初一的五更天,百姓不能放鞭炮,就将门闩在地上摔三下,寓意“跌千金”,表示今年财源滚滚。
这些事不用朱祁钰亲自操心,吴太后自然会带着自己的儿媳们去做。
站在府门口,外面的积雪已经被清理干净。
耳边传来一个声音:
“臣贺陛下,愿今年胜去年。”
朱祁钰回头,看见陈循来拜年了。
如果是在皇宫里,没有朝会的话,朱祁钰基本上没人来拜年。
听到这话,朱祁钰嘴角微微一扬,笑着拱手说:“恭喜恭喜,新年快乐。”
陈循愣了一下,随后小声嘀咕道:“新年快乐,倒是是个好词。”
“新年好,新年好。”
陈循一边说着,一边不断向圣人行礼,然后拿出一个“百事大吉盒”送给圣人。
这个盒子是红色的,用黑线绑着,里面装着柿子干、荔枝、桂圆、栗子、枣子等小零食。
过年的时候,除了送红包,就是送这个。
零食可以不一样,全看个人喜好。
陈循年纪比朱祁钰大很多,身为皇帝,收的是百姓送的礼物,这也是陈循仔细考虑后才想出来的。
朱祁钰让兴安收下盒子,然后让人拿来红包,递给陈循说:“富贵昌盛,健康长寿。”
陈循接过红包,问道:“陛下,这里面是铜钱吗?”
“你拆开不就知道了。”
朱祁钰没有直接回答。
陈循摸到红包的手感不对,所以才这么问。
得到朱祁钰的允许后,他立刻打开,发现里面是精致的银币。
“这就是陛下说的银币吧。”
陈循在手里转了几枚银币,听到清脆的声音,忍不住夸赞起来。
“和陛下相比,老臣送的红包就显得太寒酸了。”
他拿出自己的红包,当然不是给朱祁钰的。
“重要的是心意。”
朱祁钰笑着,让开位置说:“进府坐吧。”
陈循没有推辞,点头道:“谢陛下。”
左右没什么事,朱祁钰也不再站在门口,和陈循一起进了府。
到了正厅,泡上茶,陈循刚坐下,就看见下人跑过去跟朱祁钰低声说话。
定国夫人带着儿子来拜年。
朱祁钰早就知道会有人来拜年,于是说:“让永宁带她进来,定国夫人直接去见太后吧。”
吴氏早就起来了,门口的春联都是她让人贴的。
“给陛下拜年,还真少见。”
陈循摸着胡子,笑着调侃道。
“你不是也一样?”
朱祁钰笑着回应。
徐永宁被带到正厅,见到朱祁钰,立刻跪下磕头:“永宁叩见陛下,祝岁岁年年,同乐共庆,吉祥如意,,,万。”
看着徐永宁,朱祁钰才发现,现在的小孩,真会说话,至少不会哑巴,就是只会说“666”那种。
“起来吧,过来拿红包。”
朱祁钰招了招手,徐永宁是表亲晚辈,起身走到朱祁钰面前,接过兴安递来的红包。
“新年胜旧年,去找见济吧。”
拍了拍徐永宁的头,朱祁钰打发走了他,刚想和陈循说几句话,又看见下人小跑着过来。
这次是卢忠和刘勤,后面跟着唐兴,还带着唐云燕。
拜完年之后,卢忠和刘勤也拿到了赏钱。唐兴收到了一个写着“百事大吉”的盒子,而唐云燕却被叫到了后院。
陈循眯着眼睛看了眼唐兴。
带个小姑娘来拜年,是觉得不够体面吗?
而且,卢忠来拜年还能理解,但为什么还带着唐兴……
跟陈循不同,卢忠和刘勤给朱祁钰送的礼物,刘勤送的是瓷器,卢忠则是一块银子。
朱祁钰没说什么,臣子给皇帝送礼本来就是正常的事,王振以前也常给朱祁镇送些新奇的东西。
至于唐兴,他没资格送礼,但朱祁钰知道他在想什么,却并不讨厌。
在这儿,唐兴更像是个跟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