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依孙女看,不如多给他们一点银子,和他们换房子住,只要钱够多,我就不信他们不动心。”
“是啊,爹。”
一名貌美妇人上前握住了少女的手,语气里满是哀愁,“我和启荣尚且能忍,但黛儿和行儿年纪尚小,哪里吃过这样的苦,还有娘,娘身体孱弱,这屋子四处漏风,何以住得?”
“爹,让儿子去问问吧。”
“不可”,白胡老者摇头,“我问过人牙子,他虽不知道这隔壁住的人家是何身份,但对方有马车,还能早咱们来此,定也是非富即贵之人,不会缺银两。”
“这……”
妇人看了自家丈夫一眼,男人冲他摇了摇头。
少女见状,眼眶立刻就红了,她还想再说什,却被妇人用眼神制止。
宋婉清收回视线,这些都是养尊处优之人,手里又有钱,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
不过,让她惊讶的是,这才短短几日,城中的好房子就都租没了,是不是未免有些太快了点?
不但如此,这一行人还就不偏不倚的住到了他们旁边。
若是乱了起来,两家可有的热闹了。
宋婉清严重怀疑,这是霍子墨搞的鬼。
她回了屋内,只将看到的和大伙说了,其他的猜测没说。
顾盼儿表示出了和宋婉清一样的担心。
宋白青不以为意,“我觉得住个有钱人挺好的,最起码乱起来,两家可以一致对敌,要是个穷的,不第一个抢咱们就好不错了。”
这倒是和她不一样的思考方向,且,还真有几分道理。
宋婉清认可点头。
宋白青得意一笑,“娘,以后可千万不能说我笨了,我就说,我二姐这么聪明,我怎么可能笨,有一个词,叫什么来着,大,大什么成……”
萧在山失笑,“大器晚成。”
“对!”
宋白青双手抱胸,“这个词,用来形容我,再适合不过了。”
沈春芽无奈摇头。
几句玩笑话后,众人心中都轻松许多。
宋婉清原本是不打算出去了,但隔壁的到来,突然打乱了她的计划,她决定还是出去转转,顺便,再买一些干柴。
“宋姐姐,我也想去”,见她收拾要出门,芳菲小声请求着。
宋婉清答应了下来,带着她一起出门了。
因为隔壁的到来,窄巷内无人清扫的积雪,被蹚出来一条路来。
二人走的轻松许多。
路过隔壁时,芳菲好奇的往里看,恰好与一名少年的视线对上。
她心中一慌,生怕给宋婉清惹了麻烦,连忙收回视线,埋头往前走。
怎料,这少年竟然追了出来。
“等等!”
“二位姐姐,请问你们是住在我们旁边的那户人家吗?”
芳菲下意识看向宋婉清,神情难掩紧张。
宋婉清拍了拍她的手,示意她无事。
两家紧挨着,早晚会见面,不过是早晚的事罢了。
而且,他们又不是见不得人,没什么可担心的。
芳菲松了口气,后知后觉上来一股火,眼前这少年,怎么看也比她大,“你叫谁姐姐呢?”
白启荣一愣,连忙改了说辞,“方才离得远,没看清,还请小妹见谅。”
芳菲依旧不满意,“谁是你妹妹。”
白启荣挠了挠头,“两位……姑娘?”
“这还差不多。”
白启荣笑容有些僵硬,他本想着叫“姐姐”、“小妹”可以套一下近乎,没想到,对方根本不买账。
他心里默默祈祷,这么难相处的人,可千万不要是他家的邻居。
然后,他就听见了宋婉清的声音。
“中午听见外面有动静,还以为是路过的行人,没想到,是来了新邻居。”
白启荣笑的更苦了,“那还真是巧。”
宋婉清笑了一下,“我二人还有事,就先走了,改日必定登门拜访。”
白启荣拱手。
看着二人离去的背影,他转身回了院内,正巧与白黛儿撞上。
白黛儿往他身后望了望,“大哥,你刚才和谁说话呢?”
白启荣指了指隔壁,“我跟你说,幸好祖父拦下了我们,没去和对方提交换房子的事,否则,以那家人的脾气,非得把咱们轰出来不可。”
“有那么夸张吗?”
白黛儿一脸不信。
“我骗你干什么?行了,不和你说了,我去找祖父去。”
白黛儿将手上的帕子扔到了地上,指着他的背影喊,“我看你就是想偷懒!”
来到了正街,路就更好走了,商贩们为了不影响生意,都会将自家门前的雪清扫干净。
不止如此,宋婉清还看见有衙役也在帮忙清雪。
只可惜,人会累,清雪的效率还是太低了。
“宋姐姐,咱们去哪?”
“去粮铺。”
粮食的价格,是最敏感的。
粮价的变化,也在体现着当前形势的变化。
二人直奔粮铺而去,路上,还听见有人讨论,肉铺掌柜杀人被抓的事。
宋婉清还听见了什么寻子,没听太清楚,也就并未放在心上。
两人还没到粮铺,就看见了前方有一条极长的队伍。
都要排到对面那条街去了。
走近了一看,正是粮铺。
排队的人大多都拿着袋子或是木桶、竹筐,个个都使劲的往前挤,粮铺外站了一名小厮,也不主持秩序。
谁挤到前面来,谁就能进去。
一时间,人仰马翻的。
期间,有身材矮小的孩童被推搡倒地,芳菲连忙将之拽了出来。
刚要开口嘱咐他小心,却见那孩子,拿着竹筐,一头又扎了进去。
芳菲愣住了,“宋姐姐,这些人买粮食为何要如此着急?”
她话音落下,就听见,门口的小厮高声喊道:“精米、粗米各涨价五文钱,当前价格,精米四十文,粗米三十五文。”
“哪有你们这样的,今天早上还二十文呢,这一上午,涨了十五文,你们这不是要人命吗?”
排队的人,一同抗议起来。
小厮不以为意,“爱买不买,好心奉劝你们一句,今天不买,明天的粮价只会更贵,届时没得吃,别说三十五文了,就是七十文,你们不也得乖乖买?”
此话一出,立刻有人倒戈。
“我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