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褐衣僧人话音刚落,便有两个小沙弥抬着竹筐进来,筐里整齐码放着青篾编织的宽檐斗笠,每顶笠帽边缘都垂着半尺素纱,既遮阳又不碍观景看路。
随后,又把手杖和水囊、驱虫香囊也抬了出来。
韩子瑜用手帕擦了擦手背松仁留下的痕迹,解释道:“后山石阶陡峭处需手脚并用,这笠帽纱帘能防枝桠刮脸,手杖则是多少能省些力气。”
他们各自去取了登山装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份。
陆北顾拿着手杖端详研究了一下,手杖的杖头雕着繁密的莲花纹,应该是防止手汗打滑拿不住,杖身则缠着葛布,杖底还包着铁皮,更适合攀登岩石路段,轻轻叩地竟有金石之声,显然给他们配的东西还都挺讲究的。
把驱虫香囊和水囊佩戴在腰间,几人闲聊了片刻,便捱到了出发的时间。
一众人等跟着褐衣僧人向前走,来到前往后山必经的一株菩提树下。
此时菩提树的滴水叶尖在阳光下光亮如新,仔细观察,还能看到小而密集的绿色花朵,为这里增添了不少的静谧神圣之感。
看着这株枝叶繁茂、树形优美的菩提树,众人都有些惊讶。
因为菩提树虽然是佛教智慧之树,但这种原产于天竺的树在中国并不好养活,最早是南北朝梁代由天竺僧人智药三藏引入广州光孝寺的,需要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生存,目前一般只有岭南、大理等地的寺庙里有。
陆北顾琢磨了下,如果是在四川盆地里面那肯定不会存在,但这里毕竟仍处于四川盆地的外围,又是高温高湿的安乐溪流域,土壤又偏酸性,一看就很疏松,能养株菩提树倒也合理。
菩提树下,一位正在闭目禅定的浅黑色僧衣僧人睁开了眼睛。
“阿弥陀佛!”
黑衣僧人念了声佛号,起身对着他们说道:“容老衲为诸位檀越介绍今年禅林雅会的规矩。”
“今年禅林雅会与往年不同,由三人一队,改为五人一队,诸位檀越可在此地自行组队然后选出队长,如果人数不足或无人组队,将随机进行组队,随机组队后如果人数依然不足,将由本寺僧人补齐人数。”
“所有人自后山山脚开始登山,直至山巅,共有五处地点可以休息,在这五处地点同时也是五处关卡,各有僧人镇守,有不同雅事可供诸位檀越挑战。”
“但凡参与,必定可将姓名写入经幡,由本寺为诸位檀越诵经祈福,而若是队伍名次靠前,则会有金玉佛像、获赐法名、般若经舍俗讲名额等彩头,若是能得头名,更有宝月大师所赠北齐刊版《洛阳伽蓝记》孤本。”
“??宝月大师也来了?”
人群有些哗然。
就连陆北顾,也略有惊讶。
宝月大师是眉山人,俗姓苏,论辈分为苏轼宗兄,其人9岁出家,19岁得度,29岁获仁宗赐紫袈裟,36岁赐号“宝月”,如今才不过44岁。
其人以雅僧风范闻名,常与四川士大夫交游,尤擅诗赋,从《全宋诗》收录其《偈》一首里“莫离盖缠,莫求佛祖”一句,便可见其境界。
“不错。”
黑衣僧人微微颔首,说道:“宝月大师正是镇守倒数第二关的僧人。”
此话一出,陆北顾更是大感好奇,连宝月大师都不是关底?
那镇守最后一关的到底是什么人物?
众人也很好奇,但无论怎么询问,黑衣僧人只道“到了便知”,便也不再说话。
不过,这些奖励里面,最让陆北顾心动的,其实是“般若经舍俗讲名额”。
北宋书院常以“经舍”为名,如岳麓书院前身即称“岳麓经舍”,而这个“般若经舍”,属于法王寺为了扩大影响力所开办的针对小孩子们的书院。
但这种寺庙开办的书院,跟儒家的庙学或私塾的教学形式不同,虽然都教读书识字,但是通过“俗讲”的方式进行的......所谓“俗讲”,就是僧侣结合故事讲解佛经,并穿插识字等基础文化知识的教育。
当年范仲淹就因为家境贫寒上不起私塾,所以去当地寺庙里听老和尚俗讲,学习读书写字。
而寺庙的经舍俗讲,是不限制男女的,也不是要小孩子们出家。
这也就意味着像是陆语迟这种小女孩也可以送去读书识字,并且还有专门的僧人负责照顾,中午还有一顿饭,是很好的事情。
“如果能争取到这个机会,想必嫂嫂和小语迟都会很高兴吧?”
陆北顾暗暗下定了决心。
反正他在县试之前,是一定要把全家的户籍迁到合江县的,到了那时候,如果能解决陆语迟的上学识字问题,嫂嫂也能省很多心。
在褐衣僧人的带领下,他们沿着前往后山的蜿蜒石径前行。
石径渐渐隐没,草木愈发葱郁,无边的山间野草舒展着嫩绿的卷芽,随着一阵风拂过,簌簌轻响,偶有鸟雀掠过树梢,啼声清越。
复行数百步,忽闻水声淙淙。
一脉山泉自石隙中涌出,在后山山脚的低洼处汇成了一汪清浅的水潭。
潭边散落着几块平整的青石,石面被泉水冲刷得光滑如镜,倒映着天光云影。
每块青石上都摆着红泥小炉、竹编茶笼等煮茶工具和素白瓷茶具,守关的僧人正盘坐在其中一块青石上。
见众人到来,他合掌一礼,温声道:“第一关为‘岩泉煮茶’,以山泉烹茶,不限时间,小僧来盲评优劣......诸位檀越需先按照各支队伍前后顺序的倒序,每队挨个选一人出来。”
“另外需注意,每人全程都只有一次挑战机会,若是在本关胜了,可以选择顺延到下一关或下一关换人,但若是换人或者败了,那便不得再上场。”
这个规矩很合理,每个队伍五个人,共有五关,尽可能地让所有人都有参与的机会......这也意味着从整体上讲更考验队伍的综合水平。
但“按照各支队伍前后顺序的倒序来挨队选人”,就很有意思了。
第一关这里,当然是按褐衣僧人领他们来的队伍顺序排,可待会儿往上爬山,那就意味着哪支队伍爬山进度落后,哪支队伍就需要先选人出来。
而这,就是在考验选人次序的博弈。
对于落后队伍来讲,他们没有主动权,只能在不知道对方会出谁的情况下选人迎战。
而在不知道后面是什么关卡的情况下,所有想要争名次的队伍,每一关都需要全力以赴。
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并非是每个人都只擅长一项的,这样就必须对队伍里人员的实力和特长进行综合考量,再决定要不要去赌。
不过要是有猛男能全程一带四挂件通关那也没什么好说的就是了,合该人家排第一。
但来参加禅林雅会的队伍,其实大部分都是临时组队,水平其实相当参差不齐,对于排名的竞争意愿也并没有那么强烈,再加上第一关是煮茶,而非文学比拼,所以基本都是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来玩的。
因此,按照倒序,不少队伍随便选了个人就出战了。
“谁上?”计云问道。
韩子瑜是队长,他的目光扫过几名队友,最终停在妹妹身上:“三娘。”
韩三娘微微一笑,缓步上前。
她身着素色襦裙,腰间只系一条淡青丝绦,步履轻盈地来到了一套茶具前,在蒲团上跪坐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