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365.com,更新快,无弹窗!
由此,两位将军的威风仪容,成为民间流传至今的门神。
只是又过了几日,那泾河龙王的冤魂不散,竟是从后门溜进去,趁着唐王入睡的时候,想要将唐王的魂魄拉进地府。
好在魏征这几日跟在唐王身边,泾河龙王从后门溜进去的那一日,魏征正巧拿着斩龙剑前去支援,将那泾河龙王的冤魂给逼出了寝宫。
而后,唐王便让丹青妙手将魏征的容貌也画成丹青,贴在了后门,由此,唐王寝宫便没有鬼魂作祟。
可奈何那泾河龙王恨意极深,即便死后多日,也不肯离去,一直盘旋在唐王寝宫旁边。
泾河龙王的鬼魂惧怕门前的两位将军,又惧怕后门手持斩龙剑的魏征,只得依靠托梦的法子,进了唐太宗的梦境之中,在唐太宗懈怠的时候,竟是将唐太宗直接吓死,魂魄落入阴间。
却说唐太宗去了阴曹地府,只见这里鬼魂恒行,厉鬼无数,夜叉遍布,又有那阴曹判官处理事务。
在阎王殿前,匾额上四个金光大字,十分亮眼。
天理昭彰!
//////
唐太宗震惊归震惊,总归是当朝天子,又有贤臣魏征辅佐,见了地府,很快便释然了。
李世民发现,地府与人间一样,该有的都有,只不过地府里的人,变成了鬼,官吏变成了阴神。
在他被吓死之前,李世民连忙跪在他的尸体前,凑到唐王耳边,奏道:“陛下宽心,臣有一计,管保陛下魂归长安。”
李世民当时已被吓死,只得由着缓缓离体的魂魄听着魏征兀自说话。
魏征对着唐太宗的尸体继续道:“臣有书一封,进与陛下,捎去到冥司,付丰都判官崔珏。”
李世民只感觉崔珏这名字有些耳熟,却也想不起究竟是谁了。
魏征继续道:“崔珏乃是太上先皇帝驾前之臣,先受兹州令,后升礼部侍郎。再日与臣八拜为交,相知甚厚。他如今已死,现在阴司做掌生死文簿的丰都判官,梦中常与臣相会。此去若将此书付与他,他念微臣薄分,必然放陛下回来。管教魂魄还阳世,定取龙颜转帝都。”
说着,魏征便将一封书信在唐王面前烧了。
太宗入了地府,果真发现身边有一书信。
李世民入了地府之后,那泾河龙王也入了地府。
泾河龙王的冤魂抓住李世民的魂魄不放,说是要带到阎王面前好生理论一番。
只是还未等带到阎王殿,牛头马面在身旁走,后头来了一个拿着生死簿的判官。
那判官好生眼熟,李世民在幼年时曾见过他,似乎是先前的礼部侍郎,崔珏。
李世民与崔珏并未有多少交情,一个是前朝官,一个是今朝帝,两者差了一代人。
不过李世民临死前,隐约听了魏征那一段话,便连忙将那封书信交给了崔珏。
至于那泾河龙王,本就是犯了天条当斩,早就该被带到地府受刑,便先被牛头满面押进了阎王殿。
而崔珏站在殿外,看完那封书信,连忙拿出生死簿,这才一瞧,李世民的阳寿是贞观一十三年。
也就是说李世民在贞观一十三年就要魂归地府,而今年,便是贞观一十三年。
李世民心中骇然不已,心道天命难违,又当如何?
只见崔珏带着李世民来到犄角旮旯处,在旁人注意不到的时候,那崔珏速度凌厉的抄起毛笔,在贞观一十三年的“一”底下,多加了一横。
由此,李世民在生死簿上的阳寿,便到了贞观二十三年。
平白因为崔珏,增加了十年阳寿。
之后崔珏因李世民阳寿未到等理由,将其魂魄送回阳间。
对于李世民而言,明明真真切切的死了一次,可醒来之后,如同大梦一场。
因在地府观察了那里的吏治,李世民勤勉当政,成就了当时的贞观之治。
/////////
本段剧情可参考《西游记》第九回“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
唐贞观十三年,长安城里有位课卦的先生,名叫袁守诚,专为人算命,据称能知阴阳,断生死。这人的来头倒也不简单,是那当朝钦天监台正先生袁天罡的叔父,而袁天罡,则是唐朝有名的星相家,曾经发明了流传至今的称骨算命法。
袁守诚在长安西门繁华大街上卖卦,生意自是十分兴隆,泾河龙王寻到卦摊前,本想当场发作,却被袁守诚先生清奇不凡的相貌所震慑,于是收了轻视之心,向袁守诚问上一卦。
先生问曰:“公来问何事?”龙王曰:“请卜天上阴晴事如何?”先生即袖传一课,断曰:“云迷山顶,雾罩林梢。若占雨泽,准在明朝。”龙王曰:“明日甚时下雨?雨有多少尺寸?”先生道:“明日辰时布云,巳时发雷,午时下雨,未时雨足,共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龙王笑曰:“此言不可作戏。如是明日有雨,依你断的时辰数目,我送课金五十两奉谢。若无雨,或不按时辰数目,我与你实说,定要打坏你的门面,扯碎你的招牌,即时赶出长安,不许在此惑众!”先生欣然而答:“这个一定任你。请了,请了,明朝雨后来会。”
泾河龙王自认身为司雨龙神,那凡人袁守诚怎么可能比自己还先知道天上下雨的时辰,这场赌赛,自己定是赢了。谁知刚回到泾河水府,天上便下令明日雨降长安,降雨的时辰与水量和袁守诚所言不差分毫。龙王虽然大惊失色,叹这世间竟有如此通天晓地的能人,但它性情极刚烈,怎也不肯轻易服输,那争强好胜之心让它晕了头,竟然决定私下更改降雨的时辰,又克扣了雨量。次日,龙王挨到巳时方布云,午时发雷,未时落雨,申时雨止,共降雨三尺零四十点,改了一个时辰,克了三寸八点。雨后,龙王化为人形,径直去那袁守诚的卦摊前,一口气将卦摊砸了个稀烂,还要袁守诚立即滚出长安城。可袁守诚只是安静地看着龙王打砸,末了冷笑一声,说道:“我小小卦摊不值钱,只怕有人犯了死罪尚不自知,我认得你,你不是什么白衣秀士,你是那泾河龙王,你私改时辰,克扣雨量,犯了天条,明日恐难免一刀!”泾河龙王这才慌了手脚,后悔自己一时冲动,连忙跪倒在地,求袁守诚救命。袁守诚叹道:“求我无用,明日午时三刻,你该被魏征处斩,那魏征是当朝丞相,你若能在唐王处讨个人情,尚有生路一条。”泾河龙王拜谢袁守诚后,匆匆赶到皇宫,直待到子时,唐王李世民入梦之后,它才潜入李世民梦中,口中直叫:“陛下,救我!”唐王吃了一惊:“你是何人?朕当救你?”龙王道:“臣乃长安城外泾河龙王,陛下是真龙,臣是业龙,臣因犯下天条,当被陛下贤臣魏征处斩,故来拜求,望陛下救我一救!”唐王见它苦苦哀求,心生恻隐,便答应了它:“既是魏征处斩,朕可以救你。你放心前去。”龙王这才放心,叩谢隐去。唐王李世民从梦中醒转,思量龙王所托,想来想去,决定明日将魏征留在身边一日,不放他出宫门半步,应可救下那龙王。翌日,唐王退朝之后,独留下魏征一人,宣上金銮,召入便殿,先议安邦之策,再论定国之谋,拖到巳末午初时候,见魏征有些坐立不安,唐王暗笑,又命宫人取过棋枰,要与魏征纹枰论道,魏征不敢不应,只能谢了恩,与唐王对弈。
魏征棋力高强,唐王本意却只是拖延时辰,厮杀至中盘,唐王已呈败象,不由低头陷入长考,待到唐王拈子落枰,再抬头望向魏征,魏丞相却已伏在案头,呼呼酣睡。唐王笑曰:“贤卿真是匡扶社稷之心劳,创立江山之力倦。”唐王任其盹睡,更不呼唤,眼见午时三刻已至,想那泾河龙王,应已逃过一劫。忽而伏案之魏征,额前汗珠密布,神情微有焦躁,唐王恐因天热,心疼贤臣,便亲自为魏征打扇,凉风徐来,魏征密汗顿收,睡得甚是沉稳。突闻朝门外有人大呼小叫,唐王起身观看,却是徐茂功,秦叔宝等人,秦叔宝手中提有一物,见唐王在此,便将那东西掷在地上,那东西滚到唐王脚边,竟是一个血淋淋的龙头!那龙头须发戟张,一双眼还未闭合,正正瞪着唐王。唐王吓得后退,惊问:“此乃何物?”秦叔宝答道:“千步廊南,十字街头,云端里落下这颗龙头,微臣不敢不奏!”魏征被喧闹声惊醒,步至唐王身边,俯伏在地道:“臣该万死!适才晕困,不知所为,望陛下恕臣慢君之罪。”唐王道:“卿有何慢罪?且起来,但看这龙头,却是何说?”魏征仍伏在地,并未起身,说道:“此龙是臣适才梦中所斩!”唐王闻言大惊:“贤卿困睡,并未见动身,更无刀兵,如何斩却此龙?”魏征答道:“此龙犯下天条,当被臣于今日处斩,臣虽身在君前对局,却梦离陛下驾云提剑追斩此龙,谁知孽龙仓皇逃窜,一时竟追不上,臣正心中焦躁,幸有陛下为臣打扇,借那三扇凉风,臣撩衣进步追上孽龙,手执霜锋一举斩下龙头,那龙头就此滚落虚空。”唐王心中一时悲喜不一,喜者,有魏征如此能人豪杰相助,江山岂有不稳之理。悲者,梦中曾许救龙,岂知竟致遭诛,魏征更是借自己三扇凉风之力才斩了龙王。无奈,唐王强打精神赏了魏征,众人散去。
入夜二更时分,唐王竟听闻宫门外有凄惨号泣之声,惊恐之余,唐王朦胧睡去,谁知梦中那无头的泾河龙王,提着血淋淋的首级,扑到唐王身边,擒住其手直呼其名:“李世民!还我命来!还我命来!亏你允诺救我,不救也罢,怎还助那魏征追斩我?快快出来!与我到阎王处说理!”唐王有口难言,惊的汗流遍体,怎也挣不脱龙王纠缠,大叫一声有鬼,方从梦中醒转。至此连续几日,唐王夜夜被龙王鬼魂惊扰,竟落下脉弱体虚之症。唐王病重,鄂国公尉迟恭与护国公秦叔宝入宫探视,得知寝宫门外,入夜就抛砖弄瓦,鬼魅呼号。二将军劝慰唐王,秦叔宝道:“陛下宽心,今晚臣与敬德把守宫门,看有甚么鬼祟。”唐王准奏,二人谢恩而出。当日晚,两位将军各取披挂穿戴整齐,金盔银甲,威风凛凛,持剑举斧在宫门外把守。一夜间,竟再无半点响动,唐王因此安寝无事。虽有二位将军把守,皇宫清静了几日,但唐王终究不忍二将辛苦,为难两人夜夜守候,便寻那丹青妙手,将尉迟恭秦叔宝披挂在身的真容绘于宫门之上,前宫门从此夜间无事。而两位将军的威风仪容,就成了民间流传至今的门神。因为先有泾河龙王向唐太宗求情,不要让魏征斩了自己,但唐太宗和魏征下棋的时候魏征在梦中把泾河龙王斩了,所以后来泾河龙王向唐太宗托梦,结果导致了唐太宗被吓得魂入阴间,但阳寿未到所以又还魂了,后来就大兴佛法,但佛经不全,后来才有了去西天取经。